网红品牌开始转变 是从疯狂造词开始的
发布时间:2021-11-02 15:59:18 所属栏目:动态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抓住了用户的痛点,找到了营销的爽点,这些新品牌和资本一拍即合,快速打进市
抓住了用户的痛点,找到了营销的爽点,这些新品牌和资本一拍即合,快速打进市场。
而在具体落地中,为了丰富故事内涵,创业者们使出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样。现在最流行的就是国潮风。
不论是茶饮界的当红炸子鸡茶颜悦色,还是当前颇受资本热捧的项目墨茉点心局,都走的是国风路线。明明是升级后的现代化产品,非要搞出复古国潮风,而年轻人似乎很吃这一套,创业者更是跟风成瘾。
在彩妆领域最典型的是花西子,通过各种营销和明星代言,把“国货彩妆”和“东方彩妆”这两个标签牢牢贴在自己身上。就连串串这种很接地气的小吃,现在也跟国风扯上了关系,最典型的是夸父炸串,从名称到外观设计,一股神话故事风扑面而来。
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,一些网红消费品牌的创始人,并非产品或渠道出身,此前并无消费品行业经验。比如,当下大火的中式糕点项目墨茉点心局,有报道称其创始人王丹曾在湖南广电任职导演,擅长设计和营销;网红雪糕品牌钟薛高的创始人林盛,曾从事咨询与广告营销。他们都是跨界创业者,且营销特质很明显。
现在的很多创业者,都喜欢把一个词挂在嘴上——重新定义。按照他们的说法,所有的消费品,都值得重新做一遍。于是,我们看到了被重新定义的雪糕、零食、点心、炸串……而网红品牌,就在这种重新定义中诞生了。
平台造势,推波助澜、炒热气氛
——“你要做规模,要速度,就要砸钱。”
光有故事肯定是不够的,还得有人买单。用业内的说法,得有流量。
一家人民币基金的投资总监孙颖达前不久刚看过一个跨境电商项目,数据看起来很不错,毛利率超过80%,不到半年时间做了近5亿元销售额。但他在看完成本结构后大跌眼镜——60%的收入都交给了流量平台和网红,剩下的20%勉强覆盖运营成本。“营收过亿,但只是过了过账。”
(编辑:海豚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