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有独创,才会自立自强
发布时间:2021-10-29 09:54:11 所属栏目:经验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互联网体系结构将迎来新变革 人类正在进入人、机、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,持续发展的创新业务需要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巨连接、高吞吐、低时延、高可靠、高安全的数据传输与计算服务,给互联网体系结构与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。 后疫情时代,数
互联网体系结构将迎来新变革
人类正在进入人、机、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,持续发展的创新业务需要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巨连接、高吞吐、低时延、高可靠、高安全的数据传输与计算服务,给互联网体系结构与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。
“后疫情时代,数字技术、信息技术将给人类带来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变革,极有可能出现新技术‘拐点’,对原有网络技术体系进行彻底颠覆。”邬江兴院士说。
“目前,大众所熟知的互联网已经历了三次‘范式’变革。”据邬江兴院士介绍,“第一范式”是网络与业务紧耦合,即针对某一类业务建立专用网络,并提供规模化公众服务,比如电话网、电报网、广播电视网。但专用网络成本高,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。
“‘第二范式’,即综合数字业务网发展范式,针对语音、数据、传真、实时视频、图像等主要传送业务,建立经济高效的综合业务网络。”邬江兴院士说,“但当网络发展需求突破了四类业务范畴时,网络及服务的可扩展性受到制约,运维复杂度加大。而‘第三范式’的网络和业务相对分离,同一网络基础设施能够提供多业务融合服务。其显著提高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创新活力,助力人类进入消费互联网时代。”
然而,通过不断堆叠、堆砌而产生的庞大网络体系已“不堪重负”,消费互联网对爆炸式的业务需求,在邬江兴院士看来,“只有招架之功,毫无还手之力”。
“在这一状态下,网络体系架构必须进行‘范式创新’。”邬江兴院士说,经过不断实践探索,我国科学家提出了“第四范式”——网络技术体系与支撑环境相分离,创建“网络之网络——底座网络”。据邬江兴院士介绍,该种网络不为最终用户提供计算、存储、互连、交换、带宽等网络资源服务,而是一个“服务网络的网络”。这种全维可定义的开放式体系,可以做到“以不变应万变”,适配多元化垂直行业的网络发展需求,打造包容性、多元化的底座网络生态环境。
要“人—机—物”高效协同,现有计算技术亟待提升
网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技术。“随着摩尔定律和登纳德缩放定律逐渐失效,高性能计算、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在功耗、能效、体积和成本上遇到了重大挑战,亟待提升计算能力尤其是计算效能。”邬江兴院士说。
邬江兴院士表示,现有的计算系统,不仅耗能巨大、效能不高,而且难以对海量异构感知与计算资源进行高效管理,无法高效满足多种场景需求,难以突破并行墙、内存墙、资源锁的制约,难以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连接、实时业务、数据优化、应用智能、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,更无法实现未来“人—机—物”虚实融合环境中人机高效协同。
(编辑:海豚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